时间:2019-11-28 浏览次数:1216 创作:
一、医院工艺规划设计内容
在系统化的医院工艺设计工作中,首先要进行医院规划设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理性地确定各项医疗指标,如功能单位设置、各类床位数量、各类门诊诊室数量、各类手术室数量、各种大型设备数量、输液椅数量等,为医院建设项目提出直接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明确医疗指标,也为下一步的工艺方案设计提供基础。
(一)医疗指标的具体内容
医院建设项目涉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范围,涉及各种医疗学科的需求,各个工程专业的配合,参与的人员非常多,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泛。因此,为制定医院建设医疗方面的目标,应重点研究医疗相关的基本要求,并最终以指标的形式表达,旨在让参建人员给予落实,相关工程技术给予配合。医疗指标,主要表达在如下几个方面:医疗学科及规模,医护人员配置标准,大型医疗设备规划,功能单位设置及主要功能指标。
(二)工艺规划设计范围
医院工艺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每所医院的具体情况和拟建项目的规模,采取多种方法明确与医院建筑直接相关的医疗需求获得医疗指标。
1.新建医院项目
新建医院项目是指全新建筑、全新医院管理团队的医院建设项目。这类项目,需要全面综合的医疗策划。对市场、经营、人员、设备、建筑等各个层面进行规划,最终确定医疗指标。 大部分新建医院项目,均需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经营分析,即将人员、设备、建筑等资源投入进行投入产出计算,最终选择比较符合市场需要和可以承受的资源投入,成为确定的医疗指标。
有些类别的新建医院,如开发区、居住小区配套医院,传染病院等的区域规划配套医院,和为政府战略储备目的面建设的医院,其医疗指标由上级管理部门统筹各方面情况,自上而下地确定建设目标和宏观医疗指标。医院需要在上级确定的宏观指标基础上,细化落实相关指导医院建设的医疗指标。
2.迁建医院项目
迁建医院项目是指全新建筑,由原有医院管理团队执行的医院建设项目。这类项目往往有成形的医疗市场、自身的医疗特色和经营管理模式。迁建的主要目的,是扩大业务规模和改善设施条件。因此,这类项目应更多地分析研究自身的特点和经营情况,再根据政策、市场情况,确定医疗指标。
3.扩建医院项目
扩建医院项目一般是在医院现址新建部分建筑,旨在扩大业务规模和改善工作条件,其一般医疗指标比较明确,但建设方较易忽略利用改扩建的机会,对全院原有的流程进行优化。因此,扩建医院项目的医疗指标,提倡通过流程再造,提出新建筑的具体建设内容,从而确定扩建项目的医疗指标。
4.装修改造项目
装修改造项目是指对原有医院建筑进行装修改造。医院大规模装修的目的,一是改善工作条件,二是重新调整医疗流程。这类项目虽然总体建筑空间没有大的变化,但利用装修改造的时机,进行流程优化和功能技术条件改善更为重要。此类项目的医疗指标,一般是在原有业务指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在原有建筑基础上的平面优化将是最大的挑战。
(三)工艺规划设计方法
根据不同医院项目的建设特点,医疗工艺规划设计的工作重点不尽相同。但医院工艺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大都会涉及,只是以其中一项为主,其他作为参考依据。
1.工艺规划设计侧重点的选择
医院建设项目要根据规模、性质的不同,选择规划设计的重点,否则会出现虽然进行了大量工作,但仍很难进行决策的状况,导致规划阶段的盲目性,所确定的医疗指标也往往缺乏合理性。
选择工艺规划设计重点,并不意味着不做其他规划设计工作、要做好规划阶段的工艺设计,必须对各项因素进行分析,认真研究其对医院的影响,为最终决策提供参考。
2.以投资经营为主的策划方法
社会投资的医院建设项目,一定要进行经营测算,将市场预测,收费标准,房屋、设备、人员、运行、消耗等成本统筹计算,在充分进行投入产出计算的基础上,确定医疗指标。
例如,床位规模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病种、病员分布。和医院自身医疗特色辐射范围确定;盲目扩大规模,会造成房屋、设备、人员的闲置,使医院运营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医院经营出现问题。
3.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策划方法
政府投资的医院建设项目,在进行经营测算的同时,更要考虑医院的发展目标,考虑社会更深层次的需要,要以社会效益为主。因此,其主要医疗规划指标,是由政府部门或区域规划部门确定的,医院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进行深人的经营测算。
如某开发区连续投资建设大型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虽然建成后很难收支平衡,但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开发区未来增长人口的就医需求和改善投资环境。此类项目的宏观指标,是白上而下确定的。医院工艺规划设计任务的制定过程,主要是针对具体医疗指标的细化。
4.以提高医院自身能力为主的策划方法
迁建、改建、扩建、装修改造等医院建设项目,其建设目标主要是改善工作条件和扩大业务能力,故应更多地研究医院自身的经营情况。可通过医院以往年度的业务工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现状情况调查、人群需求调研等方法,最终确定医疗指标。
(四)工艺规划设计的几项工作
医院工艺规划设计的方法,国内外均进行了大量实践,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8项工作内容。
1.医疗市场调研分析
通过对政策环境、病员市场、竞争环境、内外部资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摸清医院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需求,为新建医院提出宏观的业务指标。
2. 确定医疗学科和基本医疗流程
医院建设前的医疗规划研究极其重要。 医疗学科的选择和设置规模,要综合市场需求、自身能力、运营成本等各方面因素。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的基本医疗流程,以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和运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选择新建医院的基本医疗流程。
3.医院信息系统规划
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新建医院建设前,必须根据医疗流程规划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特色,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内容和架构的规划,以便在人员规划、设施规划中给予充分体现。
4.人员、设备、设施规划
根据医疗学科设置的基本需求,按照标准规范和经验数据,估算医疗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配置标准和配置数量,估算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和配置数量,估算建筑面积和造价,为经营测算提供数据。
5.经营测算模型
医院是市场经济中非常特殊的运营机构,其服务产品具有极强的公益性,无论是政府和社会保险机构,都对医院的收费进行严格控制。但由于医疗服务对人员、设备、设施的极高要求所形成的高昂运行成本,致使无利或微利的经营目标始终在亏损的边缘上走钢丝,给医院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在医院建设前期建立经营测算模型,通过对各项数据的敏感度分析,将各项资源合理配备,在保证医疗业务的基础上使成本最小化。因此、大量商业投资和自筹投资的医院,对人员、设备、设施投入规模的决策往往取决于经营测算的结果。其他类型的医院建设项目,也应进行经营测算,以对医院将来的运行管理提供优化的建议。
6. 医院统计分析
医院在多年运行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员、设备、设施开展医疗业务,对这些业务工作的统计数据具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在现有医院基础上进行建设的项目,必须关注多年形成的统计数据。
例如,医院年度业务工作报表,就反映出大量住院、门诊、医技的业务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代表着医院运行现状。 另外,从统计数据上,也可以看出负荷量较大的学科,这些学科很有可能就是需要改善或发展的重点方向。
7.医院现状调研
医院现状调研,对于改扩建和装修项目非常重要 要从医院全局的宏观层面来考虑优化流程和改善条件,相关建设目标应该是在对全院通盘考虑的基础上确定。
8.医院人群调研
医护人员,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等医院建筑的使用者,他们最清楚现状医院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建医院的期盼。因此,通过填写调查表格或召开座谈会,都会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医院工艺方案设计内容
医院提出的医疗指标需求还只是停留在愿景和测算层面,要将其付诸实现,需要将其转化成对建筑空间的需求,如医院需要几百张病床等。但实际上并不意味着能摆放几百张病床的建筑,就是医院。
医院空间除需要病床房间外,还需要大量专业和生活辅助用房,需要将医疗、护理、感染控制等各方面知识融合井编制成各个医疗功能单位,再将各个医疗功能单位进行科学合理地组合,最后形成一所医院。
因此,工艺方案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将医院所需的各种空间表述清楚,使建筑师在建筑作品创作时能够充分了解医院的医疗功能需求,从而完成适合医院使用的建筑空间。
(一)工艺方案设计的范围和基本方法
医院工艺方案设计阶段,以提供医疗空间需求为目标,为建筑设计提出细化功能空间要求。这个阶段要根据医疗指标和医疗流程,为各个医疗功能单位提供医疗功能房间的组合方案。通过反复权衝功能空间与总建筑规模的关系,为决策者提供理性的功能实现目标。
医院工艺方案设计,包括主要医疗空间标准研究,医疗空间指标策划、平面方案优化等内容。
1.主要医疗空间标准
对于医院建设成果的期盼,主要是门诊、病房 手术等主要医疗功能空间的舒适程度,急诊、手术、检验、放射等主要功能单位的相对位置,院内主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组织方式。因此,在策划医疗空间指标之前,应首先研究与医院总体空间指标直接相关的具体行为空间标准问题,为空间指标策划提供前提。
2.医疗空间指标策划
总体规划建筑面积与医疗功能空间的需求,永远是一对矛盾。从医院投资和城市管理角度看,建筑资源是有限的。而医院建筑承载着太多的期盼,大家都希望在本次建设中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应认真细致地了解医疗需求,反复调整契合总体规模的控制要求,找到功能与资源的最佳结合点。
同时,在医疗功能需求方面,以建筑的语言,指导建筑创作的方向,使建筑创作最大限度地符合功能需要。
3.平面设计方案优化
建筑设计创作是比较综合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医院建筑对功能要求较高,在总体建筑形象与主要内部关系的创作过程中,很难解决所有功能问题。这样,就需要在确定医院总体规划建筑形象后对建筑功能进行二次创作。
在平面方案调整过程中,尤其是装修改造项目,熟悉医院工艺的设计人员参与调整一、二级平面流程,会有助于把握功能与建筑的关系,尽最大可能使建筑为功能服务。
(二)工艺方案设计的要点
1.功能单位的医疗指标及计算
在工艺规划阶段,解决了医疗功能单位的主要医疗指标,但是大量辅助房间的空间要求与业务指标密切相关。例如门诊单位,医疗指标明确了诊室的数量,但候诊椅数量、医护更衣柜数量等都需要计算。因此、在空间策划过程中,还有大量的计算工作,需要根据医护人员配置标准和当地陪诊家属风俗习惯等计算辅助空间需求。
2.功能单位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
功能单位内部共享和外部共享关系,对功能单位内部的房间组合影响较大。如放射科控制室的共享,会节省部分空间;急诊与放射科相邻,会节省设备空间等。因此,对主要功能单位的内外部关系的工艺研究,对空向设计存在一定影响。
3.空间净使用面积的折算系数
在空间策划过程中,主要是以行为空间为计算基础,也就是涉及建筑净使用面积;但在与总体建设规模进行汇总分析时,需要研究将净使用面积折算为建筑楼面面积的系数。
在确定折算系数时,建议按照房间内系数和建筑系数两级考虑。因为,每个功能单位的房间组合方式存在较大差别。如普通病房单位一般可以共享内部走廊;而净化手术部,则需要洁污分开的两条走廊。因此,两个功能单位的房间内折算系数就存在差别。在一栋建筑内,各个功能单位一般共享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因此,可以统一一个折算系数。
(三)空间指标的具体内容
1.医疗功能单位套内面积及房间清单
通过工艺方案设计研究,最终完成各个医疗功能单位的房间内面积、功能单位内部需要的房间清单。该清单应充分反映各功能单位的建设特点,以及科室所需要达到的基本医疗功能。
2.主要功能关系和特殊工作流程
工艺方案设计研究过程可以反映出部分重要功能单位,以及这些功能单位在建筑中与其他单位的相对位置,并对特殊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进行阐述。如超声科是否同时服务于门诊和病房,门诊挂号方式、血尿标本运送方式、门诊叫号方式等。
3. 特殊医疗功能房间需求
通过工艺方案设计研究对医院特有的净化、辐射防护、特殊排风、承重等医疗需求的房间,进行阐述。
三、医院工艺条件设计内容
医院内所有的医疗活动,最终会具体到一个医疗功能房间内进行。所以对医疗功能房间的研究,应该是医院最重要的功能需求研究。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房间的功能描述主要是靠名称。各种具体技术要求都标注在各个专业的图纸上,没有认真查阅各个专业的图纸前,就无法全面了解该房间的功能技术落实情况。反之,工程项目的各个专业工程师,也仅是从图纸名称上得到功能要求,具体技术指标完全靠自己的经验进行设计。这样,往往出现到投入使用时才发现大量问题而不得不进行拆改,造成投资浪费。
医院工艺条件设计阶段,是以技术指标为目标,通过对医疗功能房间内医疗行为需求的研究,对房间内应具有的各项技术条件,提出完整的要求。工艺条件设计需要采用图纸和表格的形式表达,并做到清晰完善,使各个专业工程师能够理解,并按此需求,搭建机电系统或其他技术体系,以满足房间内的行为需求。
工艺条件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各个工程专业的工程师提供满足各种医疗行为需求的具体功能技术指标要求,旨在施工设计或装修设计阶段得到最终落实。
工艺条件设计,需要研究医院内各类医疗功能房间,涉及工程技术各个专业,以及家具、设备的配置计划。
1.房间空间尺度
医疗行为对于空间的要求不仅是面积的概念,不同医疗空间的高度也需要给予明确。如病房需要病床转运,多人病房的宽度应充分考虑,在不移动其他床位的前提下,能够推床通过;再如手术室有无影灯吊装要求,房间高度也就需要考虑。
2.家具设备配置
房间的医疗行为、家具设备的布置,均与空间尺度和工程技术参数相关。家具设备摆放与医疗行为密切相关。如诊室医生工作桌、患者检查床以及诊竞、衣架、隔帘等,均应在房间功能需求中给予反映。
3.工程技术要求
医疗功能房间内的装饰装修、暖洒空调、给排水、强弱电、医疗气体等条件,应在施工图设计前进行研究,以便机电专业工程师按照医疗功能要求,进行专业设计。如房间内的强弱电插座数量,与医疗行为密切相关,而且其布设的位置与家具和设备都有关系。对于医院特有的空气消毒净化要求,应在房间功能要求中明确提出。
四、工艺条件设计要点
工艺条件设计,是在方案设计后、施工图设计前需要完成的工作,需要科学、具体地表达医疗功能需求,其技术指标的制定与医疗功能的最终实现直接相关。
1.图文并茂
工艺条件设计成果,需要以图形的方式将房间尺度、家具、设备、机电位置等要求量化、具体地表达出来,使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均能明白地获得医疗功能房间内的大量技术指标信息。使参建人员,均能及时建议修改、具体落实各项功能要求。
2.表格指标
在工艺设计成果中,还需要以列表的方式,分门别类地阐述功能需求的技术参数和产品引用参照。列表方式便于对比,便于甄别不同房间功能需求的异同。
3.参考图片
对于功能房间医疗需求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以图片的方式给予形象表达,以便有效地沟通。尤其是对于一些缺乏医院设计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能提供出与工艺条件设计相近的图片,会大大促进其对工程内容的理解。
五、系统化工艺设计小结
系统化医院工艺设计,通过对功能房间的深入研究,按照医疗规模需求和流程需求,组合功能单位,并最终描述整个医院的医疗需求。它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随着医院建设不同阶段的推进,由宏观到微观,配合医院建设的工作逐层展开,可使参建人员在项目各个阶段,均能明白解读医疗功能需求。